Python3 编程第一步
在前面的教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 Python3 的基本语法知识,下面我们尝试来写一个斐波纳契数列。
实例如下:
#!/usr/bin/python3 # Fibonacci series: 斐波纳契数列 # 两个元素的总和确定了下一个数 a, b = 0, 1 while b < 10: print(b) a, b = b, a+b
执行以上程序,输出结果为:
1 1 2 3 5 8
这个例子介绍了几个新特征。
第一行包含了一个复合赋值:变量 a 和 b 同时得到新值 0 和 1。最后一行再次使用了同样的方法,可以看到,右边的表达式会在赋值变动之前执行。右边表达式的执行顺序是从左往右的。
输出变量值:
>>> i = 256*256 >>> print('i 的值为:', i) i 的值为: 65536
end 关键字
关键字end可以用于将结果输出到同一行,或者在输出的末尾添加不同的字符,实例如下:
#!/usr/bin/python3 # Fibonacci series: 斐波纳契数列 # 两个元素的总和确定了下一个数 a, b = 0, 1 while b < 1000: print(b, end=',') a, b = b, a+b
执行以上程序,输出结果为:
1,1,2,3,5,8,13,21,34,55,89,144,233,377,610,987,
print() sep 参数使用:
看了一下,目前还没有把递归单独拿出来讲解
下面使用递归方式求斐波纳契数列
其实递归就是函数内部调用自身。
使用 print(fab(num)) #num 是一个数字,可用递归方式求输入数字的斐波纳契结果
楼上说用递归的,单纯说递归还好,其实递归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空间换取了可读性。每次调用递归函数的时候都会创建一个函数栈,如果递归深度过大,则会造成溢出状况。原文中使用a,b = b,a+b 方法求斐波那契数列,占用空间少,来回只有两个变量的空间占用,很方便。
楼上给出了求取斐波那契数列第n项的方法,利用列表可以将前20项输出.但是递归算法重复计算太多,基本计算到第40项就卡住了,太浪费资源,利用列表记录n-1项,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重复计算量.利用字典记录也可以实现相同运算.